大家好,香香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什么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2、 出自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5、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6、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7、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8、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在被毒死前夕,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9、赏析: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10、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12、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13、作者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14、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15、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16、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17、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18、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19、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20、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2、”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
23、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24、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25、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
26、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27、 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8、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9、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30、你失恋以后就有这种感觉了,你才会由衷的体会到,一江春水,是多么贴切的形容悲伤过后,你试图不再去想它,你以为你忘记了一切,实际它并没有离去,只是被冰封在了心底 若干年后,某个静谧的夜里,你一个人,偶然看到那些“雕栏玉砌”,触景生情,冰封的记忆开始融化,初始还是涓涓细流,你并没有在意,也没有克制,然而就像春天冰河解冻一般,转瞬间,悲伤如同奔腾的春水,汹涌而来,你想挡,却再也挡不住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千古名句。
31、哪儿像楼上楼下解释的这么无厘头。
32、他们和没解释有什么区别,注意体会作者心境。
33、还让忧愁随那江水滚东而去。
34、什么神解释。
35、下一句想说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么。
36、问你有几分忧愁与烦恼,就好像那一江正向东流的春水。
37、说明忧伤满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