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度模型 什么叫做耦合度

2023-06-15 03:25:02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耦合度模型,什么叫做耦合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

2、划分摸块的一个准则就是高内聚低耦合。

3、   耦合度(Coupling)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

4、耦合的强弱取决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界面传送数据的多少。

5、   模块间的耦合度是指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

6、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

7、   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能减少模块间的影响,防止对某一模块修改所引起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水波效应,保证系统设计顺利进行。

8、   内聚和耦合密切相关,同其它模块存在强耦合关系的模块常意味这弱内聚,强内聚常意味着弱耦合。

9、 等级划分  耦合度可分为七级。

10、   a)非直接耦合:   两模块间没有直接关系,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b)数据耦合:   一个模块访问另一模块,彼此间通过简单数据参数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

11、这里的简单数据参数不同于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12、   c)标记耦合:   如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就是标记耦合。

13、这个记录是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不是简单变量。

14、   d)控制耦合:   一个模块通过传递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的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   e)外部耦合:   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   f)公共耦合:   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

15、该公共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

16、   g)内容耦合:   一个模块直接修改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   内聚度是指内部各元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模块的内聚种类通常可分为7种,按其内聚度从低到高的次序依此为:偶然内聚、逻辑内聚、瞬时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