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何区别

2023-06-09 14:56:13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何区别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均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类,它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经济管理活动,危害国计民生,使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

2、在主观方面绝大多数是由故意构成,个别由过失构成。

3、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概念不同。

4、前者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5、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6、  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7、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完全仿造银行吸收存款的做法,以确定的存款期限、利率,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

9、“变相吸收存款”,是指行为人为回避以“存款”的形式吸收公众资金引起麻烦,受到追究,在未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办所谓的“基金”或“基金会”等,再以此名义“合法”地吸收公众资金以开展所谓活动,还有的以吸收投资,扩大企业再生产为名,无固定利率,年底分红,实际许以高出银行利率很多的股息,吸收公众存款。

10、后者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11、“使用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额的一种手段。

12、“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有关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

13、  主观方面不同。

14、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15、但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已获利,获利数额大小,甚至亏损,资不抵债,都不影响罪名的成立。

16、只有达到“扰乱金融秩序”的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17、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18、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犯罪。

19、按照法律规定,非法集资的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