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鸟鸣涧古诗意思讲解,鸟鸣涧古诗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2、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3、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4、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5、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6、作品名称鸟鸣涧创作年代盛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五言绝句作者王维作品原文鸟鸣涧⑴人闲桂花落⑵,夜静春山空⑶。
7、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王维鸟鸣涧书法帖月出惊山鸟⑷,时鸣春涧中⑸。
8、[1]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9、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鸟鸣涧》⑵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10、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11、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12、⑶春山:春日的山。
13、亦指春日山中。
14、空:空寂、空空荡荡。
15、空虚。
16、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17、⑷月出:月亮升起。
18、惊:惊动,扰乱。
19、山鸟:山中的鸟。
20、⑸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21、时:时而,偶尔。
22、[2]白话译文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23、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24、[2]创作背景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
25、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26、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
27、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近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漫游。
28、……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
29、”王维漫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
30、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
31、[3] [4]作品鉴赏整体赏析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32、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
33、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34、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35、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36、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
37、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
38、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
39、“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40、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41、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42、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43、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44、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45、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46、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47、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48、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
49、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
50、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
51、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52、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
53、“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
54、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55、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56、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57、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
58、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
59、“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60、[3]名家点评刘辰翁《王孟诗评》:皆非着意。
61、顾云:所谓情真者。
62、又云:何限清逸。
63、高棅《批点唐诗正声》:闭关时有此佳趣,亦不寂寂。
64、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此“惊”字妙(“月出”句下)!钟云:幽寂(末句下)。
65、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鸟惊月出,甚言山中之空。
66、徐增《而庵说唐诗》:“夜静春山空”,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有此五个字,可不必更读十二部经矣。
67、“时鸣春涧中”,夫鸟与涧同在春山之中,月既惊鸟,鸟亦惊涧,鸟鸣在树,声却在涧,纯是化工,非人为可及也。
68、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神清。
69、顾云:如此好景,安得不歆动好情。
70、黄叔灿《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71、沈德潜《唐诗别裁》:诸咏声息臭味,迥出常格之外,任后人摹仿不到,其故难知。
72、李锳《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
73、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
74、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75、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下二句只是写足“空”字意。
76、胡应麟《诗薮》:太白五言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77、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昔人谓“鸟鸣山更幽”句,静中之动,弥见其静,此诗亦然。
78、[2] [5]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79、字摩诘。
80、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81、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82、累官至给事中。
83、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84、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85、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86、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87、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88、兼通音乐,工书画。
89、有《王右丞集》。
90、[6]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王维像参考资料[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9[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18-119[3] 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83-185。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